Educational outreach

教育推廣

2024.04.19
育秀盃

第21屆育秀盃創意獎

分享:

『未來科技 地球解方

 
第21屆育秀盃創意獎鼓勵年輕學子以數位科技打造創新永續的產業發展,
從「人工智慧、循環經濟、ESG永續再生、淨零碳排、智慧場域、智慧聯網、車用電子、
資通安全、健康生活與食農教育、科技教育及數位娛樂體驗、量子科技」相關議題進行創新研發、
應用設計及影像創作,探索科技如何為下一個世代賦能,為企業注入新思維,為永續發展開創出嶄新格局,
打造安居生活環境,實現智慧科技、生態環境共生共榮的循環永續社會。

 

「育秀盃創意獎」培育我國前瞻技術及跨領域應用人才,提升我國數位科技人才國際競爭力,
持續號召全台青年學子展現創意、實現夢想,投入社會參與,
透過匯聚數位應用、工業設計及影音媒體等領域人才,建構各界跨域合作、跨界思維與創新能力,
讓學生從實作中理解數位科技的應用,以提升運算思維及邏輯思考的能力,
並以開放、透明與合作精神,化為具體的經驗、 學習與行動,期盼帶來嶄新視野,
探索人機各自的價值與定位,開啟創新設計及數位創作的各種可能,
打造智慧科技、生態環境、永續發展生生不息的未來。

 

指導單位:
教育部

 

主辦單位:

育秀教育基金會、聯華神通集團、聯華林德、聯華製粉食品、神達數位、神通資科、神基科技、聯強文化藝術基金會、聯成化科

 

贊助單位:

美安文教基金會

 

展現臺灣青年行動力  為地球永續尋求解方!

第21屆育秀盃創意獎 競賽得獎隊伍脫穎而出!
 
第 21 屆育秀盃創意獎 4 月 19 日在南港聯華實業企業總部進行總決賽,晉級的 47 組團隊,逾200 位參賽人員,以「未來科技 • 地球解方」為題角逐榮銜,
經過 15 位評審的嚴格評比,順利誕生各獎項得主。
三組金獎分別是「動態影像類」為長榮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團隊作品「科技使我們相聚」、
「數位應用類」為高雄醫學大學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團隊的「結合諧振反應肌音與人工智慧方法於肌肉質量測量評估智能系統」,
以及「工業設計類」為南臺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團隊作品「便攜式臨時救難淋浴系統」。
 
頒獎典禮冠蓋雲集,包括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組長林碧郁、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祕書長萬其超、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館長蔡怡君、AIT美國資料中心總監吳欣蓉產官學界貴賓蒞臨參與。此外,聯華氣體董事長苗豐盛、美國SST能源公司總經理苗豐全、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聯華實業投控總經理林信宏、神達數位總經理張樂羣、神通資科副總經理苗華斌、聯華實業總經苗華久等聯華神通集團長官們也親臨現場給予團隊們鼓勵。

育秀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景虎士先生表示,育秀教育基金會由聯華神通集團創辦人苗育秀先生所創立,創立初衷就是希望結合科技、數位內容及教育,開啟學界與業界的對話,讓學生在學校建構的知識,能夠有實現的機會及價值。育秀教育基金會一直以來承襲著創辦人的願景及使命,二十年來與台灣數位科技、設計藝術、產業發展及趨勢現象的脈絡相互連結,共同成長,已成為指標性創意競賽。

育秀盃創意獎由聯華神通集團育秀教育基金會主辦,本屆競賽收件多達 680 餘件,包括數位應用類 260 件、工業設計類 328 件,以及動態影像類 96 部作品,其中除了增加許多跨校、跨系所團隊,甚至過去不曾參賽的學校、科系都參與角逐,足見育秀盃的廣度持續擴大,同時評審普遍認為參賽者都能夠深入探索其選擇的應用領域,主動積極去瞭解使用者的需求,因此產出的作品更能貼近實際場景。

數位應用類評審台北市電腦公會李鎮宇顧問指出,育秀盃每年都在進步,尤其今年同學們的實作能力更強了,感覺好像不是在評學生的作品,讓評審委員相當驚豔。除了實作之外,建議同學們可以再加強「使用者情境分析」,精確掌握使用者痛點,並提出適合的解決方案。此外,也提醒團隊,「新科技」不一定就是最佳解決方案,學生習慣嘗試用最新的科技來提案,像今年就很多結合 AI 的議題,但或許用舊的成熟的科技,就能提出創新方案,這也是值得思考的。最後,李顧問也提醒同學們,簡報在傳達理念上至關重要,大家要培養這方面的能力。

工業設計類評審代表,世界設計組織區域顧問張光民表示,今年開放式評審是相當好的方式,有助於同學們的交流學習。欣見大家對環境永續議題的重視,將 2030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作為設計考量,初始的創意都深獲評審讚賞,不過更重要的是,未來要將如何深化發展。

動態影像類評審台灣資深金馬導演暨大宇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李祐寧導演表示,今年育秀盃頒獎典禮很慎重,甚至有金馬獎的味道。上午的決賽中,評審委員雖然因科技與情感元素比重激烈辯論,但對同學們的創意
發想、科技運用、自然入鏡都給予很高的評價,可以說今年作品的成熟度都非常高。

由聯華神通集團育秀教育基金會舉辦的第21屆育秀盃創意獎,決賽及頒獎典禮也有幾項創新,包括首次採「半開放式評選」,讓參賽團隊能彼此觀摩學習,並從一早就開始展出入圍作品,無論工業設計或數位應用都大大增加作品展出、被觀賞的時間,也讓評審及貴賓有更多機會了解入圍作品,希望藉此能深入交流,激盪出新火花。相較於往年盛大佈展,今年活動現場以「可再利用展台」做展示,並減少一次性活動廢棄物,以響應 ESG 的環境永續理念。今年的另一亮點是星光大道紅毯訪談,參賽隊伍在進入頒獎典禮現場前,可以享受入圍的尊榮感,並分享創作的心路歷程,不管得獎與否,都為青春留下一抹鮮活的印記。

育秀盃創意獎提供青年學子實踐創意及展現自我的舞台,備受資訊科技、工業設計及影像藝術等各界肯定,歷年來已培育出 3 萬多位生力軍投入各產業,為企業注入新思維。隨著第 21 屆育秀盃創意獎競賽圓滿落幕,育秀盃將持續與時俱進,以嶄新視野,激盪出前瞻革新的火花,讓世代青年的創作才華,持續發光發熱,打造智慧科技與生態環境,永續發展、生生不息的未來。
 

評審花絮

  • 工業設計類
    評審委員:
    邱宏祥_中國生產力中心 跨域創新與品牌行銷事業部 協理
    黃天佑_工研院設計創新組 組長
    張光民_世界設計組織 區域顧問
    李建國_藝符設計有限公司 總經理
    林炳昕_林意象現工作室 設計總監
  • 軟體應用類
    評審委員:
    李鎮宇_台北市電腦公會 顧問
    上官林傑_Google 開發者關係項目 經理
    劉彥伯_Gogolook產品策略副總
    劉于遜_威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梁子凌_CuboAi技術長
  • 動態影像類
    評審委員:
    張凱淯_導演、製作人
    劉育樹_光點吉樹 導演
    李祐寧_台灣資深金馬 導演/大宇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孔繁芸_春暉映像公司 執行長
    盧建彰_導演
  • 探索創新視界:多媒體影視在科技產業的實務應用

    隨著科技的蓬勃發展,影像與科技的融合已成為當今一個引人矚目的議題。透過多媒體設計的角度,我們可以更深入地探討專業影視影音技術在科技產業中的應用,從而開啟全新的創意可能性。
    育秀盃此次邀請到,神基科技介面與多媒體設計處鄭世暉專案經理及施瑞霖高級工程師,以「探索創新視界」分享他們在實務上的經驗。

數位應用類 獲獎作品

  • 金獎
    結合諧振反應肌音與人工智慧方法於肌肉質量測量評估智能系統
    高雄醫學大學 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
    參賽者|Participant
    黃慧慈、馬鈺芳、羅翊迪、吳家妤

    指導老師| Mentor
    何文獻、陳彥銘

    設計理念| Concept
    肌少症正逐漸成為一種文明病,又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前者由於活動力下降和營養攝取不足導致肌肉短期內大量流失,後者則是由於生活習慣和慢性疾病導致的肌肉退化。儘管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但透過復健運動和飲食調整可以改善病情。我們提出了一個「智能肌力量測系統」,利用輕量化設備和聲學技術,以非侵入式方式進行檢測。透過大數據結合機器學習演算法,我們能夠提高評估效率和準確性,並提供客觀的數據幫助醫師即時了解肌力狀況,改善檢測問題,提升醫病溝通效率,實現精準醫療。
  • 銀獎
    混合實境於色覺辨識障礙輔助應用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參賽者| Participant
    陳聿薇、沈沁蓁、朱紜彤、洪語衡、蔡屏萱

    指導老師| Mentor
    簡士鎰

    設計理念| Concept
    本專案系統結合 Microsoft HoloLens 2 混合實境提供色彩辨識輔助。考量色彩變化重要性和辨識功能精準度,團隊將開發情境聚焦於化學教學實驗場域,辨識觀測目標進行局部色彩矯正,同時顯示當前色彩名稱並提示實驗步驟,期望使用者能在獨立且無障礙的情況下完成實驗。
  • 銅獎
    「未來建築:智慧工地的安全革命」
    樹德科技大學 資工所、中山大學 資訊工程博士班
    參賽者| Participant
    盧致傑、洪銓盛

    指導老師| Mentor
    陳璽煌

    設計理念| Concept
    本作品引入了先進的即時監控系統,不僅提升工程效率,更融入了勞工安全衛生法的合法規要求,全面解決了工人未配戴安全帽及安全帶的議題。即時監控系統透過先進技術實時偵測及記錄,確保工人在施工現場合法合法規,同時有效監控危險狀況,為工地打造一個兼具法規合法規性和高效運作的新標準。並透過 AI 辨識模組迅速辨識工人在特定區域的行為,及時回報潛在的危險情況。
  • 優選
    Pago 讓你輕鬆代購

    輔仁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參賽者| Participant
    邱奕勳、陳俊廷、曾瑞章、戴宇辰、范詠淇

    指導老師| Mentor
    葉承達
  • 優選
    「電光石火、保護有我」――基於長短期記憶學習模型之智慧用電設備危險及老化偵測
    國立臺南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參賽者| Participant
    古竣文、馬侑健、楊秉叡、歐明仁、黃竣宥

    指導老師| Mentor
    梁家銘、陳建志

工業設計類 獲獎作品

  • 金獎
    便攜式臨時救難淋浴系統
    南臺科技大學 創新產品設計系
    參賽者|Participant
    盧宛廷、楊宗勲、林秉翰、陳世祐、曾紹峻

    指導老師| Mentor
    陳亞麟

    設計理念| Concept

    優化整合移動式淋浴間,以機構收納縮小體積,達到方便且可大量運送,而組裝後亦能多人共同使用大幅增加效率並將其設備進行改善及優化,因應不同難民營地形環境,加強抓地力;模組化設計隨時可更換損壞設
    備,操作更直接;為殘疾人士設計無障礙空間,使用更安全方便,期望能提供於救難組織攜帶至當地,改善營內衛生條件不足的情況。

  • 銀獎
    碳足跡紀錄房卡
    明志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
    參賽者| Participant
    陳姿妗

    指導老師| Mentor
    李鍇朮

    設計理念| Concept
    nviroTrack Card 是一碳足跡紀錄房卡,透過卡片以及 APP 平台,可以於飯店憑卡領取備品、享用餐點或設施時,得知自己又累積了多少碳足跡,來減少自己不產生多餘碳足跡,而此房卡就是房間開電器與水源之卡,因此使用了多少電量及水量所耗的碳足跡會直接紀錄在卡片及 APP 平台中。平台中有著碳足跡幣制度,居住時間內少於一定碳足跡量即可累積碳足跡幣成為自身信用卡點數累積,且飯店也是若一個月內總碳足跡量少於多少,有碳足跡幣可累績,作為與金融業者的資金融通條件,因此飯店願意鼓勵宣導減少碳足跡。
  • 銅獎
    O-oyster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明志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
    參賽者| Participant
    林欣妤、吳昀蓁、曾玟心、劉音棋

    指導老師| Mentor
    李鍇朮

    設計理念| Concept主體採牡蠣殼與海藻膠製成,損壞時可沉入海底成為生態礁孕育海洋多樣生物,並隨時間逐步分解,改善過去養殖業使用塑膠、保麗龍、繩索造成的廢棄物問題。O-oyster 可組建成海上牡蠣養殖田,蚵農可在船上或行走於 O-oyster 上進行養殖作業;並可外裝點頭鴨式波浪發電裝置,有效減低大浪所造成的養殖區破壞,擴大牡蠣田分布,達成深水區需穩定海流養殖牡蠣的需求。
  • 優選
    OQUA

    大同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參賽者| Participant
    鍾冠永、王郁喬

    指導老師| Mentor
    翁瑞津
  • 優選
    智慧救災運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
    參賽者| Participant
    陳莘榆、謝義哲、陳渝軒

    指導老師| Mentor
    林姿瑩

動態影像類 獲獎作品

  • 首獎
    科技使我們相聚
    長榮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參賽者| Participant
    卓指揚、吳佳蒨、廖沛恩、翁煒傑、陳柏志、黃佑希、蘇柏升、鄭佳瑋、蔣峻翔、
    楊思婷、施怡君、蕭群文、陳人愷、蔡仁勛、楊立民、吳克霖

    指導老師| Mentor
    林見坪

    設計理念| Concept
    「科技使我們相聚」以「神通資科」企業命題「你心目中的智慧城市 ?」為拍攝題材。我們期許透過這部片
    來傳達家人的重要性及透過科技的力量使生活更加的便利,讓人感到幸福。
    遠在城市工作的兒子每天下班後都會與父親分享今天的生活跟自己做的美食,但父親總因忙於農務的關係漏
    接電話。一天晚上,父親去田裡放水時因腳滑摔倒,接到通知的兒子急忙趕回家,看著父親勞累不堪還想硬
    撐著去田裡照顧稻子的樣子讓他心疼不已,也堅定了要幫父親改善生活的想法。來到客廳的兒子在打開電視的同時,任督二脈也被點醒,看著手裡的遙控器,他的內心有了許多想法⋯
  • 企業創意行銷銀獎 
    愛的灌溉
    南臺科技大學 資訊傳播系
    參賽者| Participant
    王昺豐、陳冠廷、曹嘉琪、袁胤桀、邱品維、王于菡、卓怡君

    指導老師| Mentor
    梁丹青

    設計理念| Concept

    小誠出生於困苦家庭,個性孤僻不善於交友,是班上的邊緣人,在學校也沒有任何朋友,一直都獨來獨往,面對同儕背後的酸言酸語,他都忍氣吞聲。小誠將班上的班導師當成他的心靈寄託,時常在下課期間跑去找導師訴說自己的心裡話,其實小誠非常渴望家人的回應,也希望自己能勇敢面對欺負他的那些人。導師看著整天悶悶不樂,始終停滯不前的小誠,帶著他到學校旁的水稻田,用水稻播種成長的寓意告訴他必須堅強,他決定改變並轉念,説出心裏話並站起來反抗欺凌他的人,也要勇敢對家人說出自己的心裡話。老師像培育幼苗一樣時常給予愛的灌溉,讓他面對挫折後,能心靈的突破。下課後,同學又來到小誠的座位對他說著酸言酸語,小誠回想起老師告訴他的話,他對著欺負他的人說出拒絕,他們對小誠突然的轉變感到訝異,看到這一幕的老師上前告訴他們小誠轉變的原因,聽到後,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面帶微笑的小誠回到家,剛打開的門還沒關上,一向不善表達的小誠便急匆匆的跑向媽媽身邊,告訴他自己的心裡話。
  • 企業創意行銷銀獎暨最佳紀錄片獎
    麟食學堂
    臺南藝術大學 音像紀錄研究所
    參賽者|Participant
    柯俊瑋、藍天歆、鄧沛綸

    指導老師| Mentor


    設計理念| Concept

    屏東縣的麟洛鄉,居民大多為客家人,而麟洛國小是鄉間唯一的一所小學。麟洛國小有著屬於自己的奇麟農場,學校中一至六年級的各班每周都會有食農教育課程,除了進入農田中實際進行整土播種、澆灌施肥和除草疏苗等農耕步驟外,六年一班導師吳合惠老師也親自設計不同形式的食農教育課程:在綜合課時間帶領孩童們使用平板電腦紀錄農作生長狀態,製作成圖文並茂的栽種日記;以「惜食」作為主軸,讓孩童們自行編導、製作影像內容,做出一部以自己觀念為不浪費糧食議題發聲的短片;更設計許多「從產地到餐桌」的活動內容,讓每位孩童一同參與,親身體驗食農教育的每個面向。
  • 企業創意行銷銀獎 
    手拉手去悟農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電影學系
    參賽者| Participant
    許曦文、洪大祐

    指導老師| Mentor


    設計理念| Concept

    我們在實地探訪新興國小與太平國小的過程,了解到老師與學生之間在種植活動上,師長與義工伯伯們都非常支持小朋友們認識農作物並彼此相伴學習,藉由紀錄小朋友們小小的身影走入種植的綠地,從師長與育秀基金會給予的支持與資源,再到紀錄小朋友們課餘種植的日常,最後是親手烘焙的活動讓小朋友深層認識與連結食農教育的概念,小手拉著彼此的小手,開心的學習著生活周遭的農作物並且由心出發飲水思源。 
  • 企業創意行銷銀獎 
    稻子的一生
    國立清華大學 清大資訊工程學系、動力機械工程學系、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傳播與科技學系
    參賽者| Participant
    許閎喆、郭兆軒、吳宜臻、謝昀芷、黃雅亭、林序潔

    指導老師| Mentor
    饒承毓

    設計理念| Concept

     這部影片以一個道門師父在門派內向弟子講解修道過程為主軸。師父以修道之路比喻稻米種植過程的不易,藉此讓學生更深入理解。影片中生動地展示了稻米的種植過程,從選種、插秧、施肥到防範蟲害,透過木偶的生動演繹,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這些過程不僅是修道者在修行中所面臨的挑戰與考驗,更像是農人們的辛勞耕耘的歷程。通過木偶的形象生動呈現,觀眾得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修行之路的曲折與艱辛,進一步理解稻米起源的深層含義。
  • 優選 (拍攝企業:健康食彩)
    台灣鯛民養成日記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系
    參賽者| Participant
    余廷威、姚尹

    指導老師| Mentor
  • 優選暨最佳動畫獎 (拍攝企業:聯華製粉食品)
    垮鬆
    銘傳大學 數位媒體設計學系
    參賽者| Participant
    陳語彤、林佳妮、楊采蓉

    指導老師| Mentor
    章耀勳
  • 優選 
    食育小幼苗

    南臺科技大學 資訊傳播系
    參賽者| Participant
    王思涵、曾怡庭

    指導老師| Mentor
    梁丹青
  • 評審特別獎 
    有智者市竟城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數位多媒體設計系
    參賽者| Participant
    辛柔槿、蔡婷宇、何家欣、葉采瑩

    指導老師| Mentor
    魏子彬
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按一下「全部接受」,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 按一下「確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

隱私權偏好設定中心

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按一下「全部接受」,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 按一下「確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

管理同意設定

必要的Cookie

一律啟用
網站運行離不開這些 Cookie 且您不能在系統中將其關閉。通常僅根據您所做出的操作(即服務請求)來設置這些 Cookie,如設置隱私偏好、登錄或填充表格。您可以將您的瀏覽器設置為阻止或向您提示這些 Cookie,但可能會導致某些網站功能無法工作。

行銷的Cookie

行銷 Cookie 能用來追蹤訪客造訪網站的歷程。目的是用來顯示與個別使用者相關或吸引他們的廣告,因此對發佈者或第三方廣告商而言比較重要。

定向 Cookie
這些 Cookie 由廣告合作夥伴通過我們的網站進行設置。這些公司可能利用 Cookie 構建您的興趣分佈圖並向您展示其他網站上的相關廣告。它們只需識別您的瀏覽器和設備便可發揮作用。如果您不允許使用這些 Cookie,您將不能體驗不同網站上的定向廣告。

社交媒體 Cookie
這些 Cookie 由我們已添加到網站上的一系列社交媒體服務設置,使您能夠與朋友和網絡共享我們的內容。它們能夠通過其他網站跟踪您的瀏覽器並構建您的興趣分佈圖。這可能會影響您在訪問其他網站時所查看的內容和消息。如果您不允許使用這些 Cookie,您可能無法使用或查看這些共享工具。